• <strike id="6w6ol"></strike>
    <code id="6w6ol"><nobr id="6w6ol"><sub id="6w6ol"></sub></nobr></code>
      1. <tr id="6w6ol"></tr>

      2. <code id="6w6ol"></code>
      3.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布四份重磅文件,指導精準防控

        [發布時間:2022-11-22]     瀏覽次數:

        [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樊巍 冷舒眉]據國家衛健委11月21日通報,11月20日全國31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本土新增確診病例2277例,無癥狀感染者24547例。在新冠感染人數整體處于高位運行的背景下,近日多地針對疫情形勢調整了防控政策,其中石家莊市自11月21日0時起在部分區域連續5天開展全員核酸檢測。為進一步指導各地、各部門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,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1日公布四項文件,對核酸檢測、風險區劃定等疫情防控相關問題提出明確要求。

        聯防聯控機制出臺四份重磅文件

       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各部門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,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21日還發布了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》《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》《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》《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監測指南》四份重磅文件,對核酸檢測、風險區劃定等關鍵問題進行明確規定。

        其中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》對常態化監測中,重點機構和場所人員,購藥人員、跨區域流動人員等進行具體規定。強調對高風險區外溢人員開展“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”,其間賦碼管理、不得外出,在居家隔離第1、3、5、7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。管理期限自離開高風險區域算起直至滿7天。流入地排查發現后,應立即對外溢人員開展1次核酸檢測,后續按要求的頻次開展;排查發現外溢情況時,如溢出人員離開高風險區已超過7天,立即完成1次核酸檢測后,無需進行居家隔離。對低風險區外溢人員,3天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,其間間隔24小時。對跨區域流動人員,旅客需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飛機、高鐵、列車、跨省長途客運汽車、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。離開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人員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。

        對于省會城市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、一般城市、城區之外的區域、農村地區發生疫情后,該辦法規定,經流調研判,傳播鏈不清、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、風險人員流動性大,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,疫情所在區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,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,間隔3天再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,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。

        《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》則明確了風險區劃定、解除等標準?!斗桨浮分赋?,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、樓棟為單位劃定。高風險區實行封控措施,其間“足不出戶、上門服務”。封控期間發現新的感染者,由當地聯防聯控機制組織開展風險研判,按照“一區一策”要求,可將原封控區域全部或部分延長封控時間。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,且第5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,降為低風險區。符合解封條件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。

        《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》還要求對不同風險區分類實施社區防控措施。其中高風險區實施區域封閉。對高風險區內所有人員進行健康監測,實施每日零報告制度。低風險區要強化社會面管控。低風險區內人員倡導非必要不離開本區域,跨市流動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。

        對于21日發布的四份重磅文件,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、病毒學專家金冬雁21日在接受《環球時報》采訪時表示,這次出臺的四份重磅文件是對此前二十條內容的進一步細化,從而確保了疫情防控新政的可執行性。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疾控專家也表示,出臺新文件的目的是要進一步做好精準防控工作,這勢必對基層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,要求要做到更細致的數據收集,也要做到更精確的風險評估。“通過新文件可以看出,我們要在動態清零總方針的指導下,更精細地做好隔離管控措施,避免社會面大范圍感染,未來我們應當把醫療資源統籌好,制定好分級診療制度,這些都是很重要的.

        來源:環球網